企业的业绩是什么?
“业绩”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但它是衡量一个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业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营业收入;
2、净利润(或亏损)。 一个公司能否取得业绩,取决于很多因素——产品品质、市场价格、客户满意度、财务风险等。
而决定一家公司是否赚钱,最主要的则是边际贡献率(%)和净利润率(%)这两个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 利润总额=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 其中,营业总收入即营业收入,这是评价一个企业经营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我们计算业绩时,会选择连续几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值,因为单一年度的数据容易受偶然因素影响。 但如果某个年度出现了重大投资或者亏损,则需要单独考虑,不能以平均数掩盖这些特殊事件的影响。
在计算出业绩后,还需要考虑时间维度的问题——不同期间取得的业绩是否有可比性? 这就要对会计期间进行匹配。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把过去某一段时期作为整体来观察,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意义。需要将财务报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照当期发生额加总对比,看看整体趋势如何。 另外,有的公司会通过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用来扩大经营规模或是弥补临时性的现金流不足,这类融资方式包括借款、发行债券以及上市等等。在这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财务费用,这部分支出是支出现在,获得未来收益的代价。融资获得的资金是不能创造收入的,因此会增加财务费用,减少净利润。 如果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单纯依靠增加融资规模获取的收入应该全部归投资人所有。然而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问题,投资者往往无法获取完整的信息,因此需要将融资产生的财务费用计入到投资收益中。 这种情况下,融资带来的收入并不归自己拥有,而是被投资机构占有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