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年供地最多?
1952年至1978年间,除1960年和1969年(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初期)外,每年净耕地流失数量都在3万亩以上。 1978年后,随着农村土地政策调整,农民承包地增多,年均净耕地减少量迅速上升至5万多亩。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对耕地的压力开始显现,年均减少量达到最高值——8.643万亩!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首都功能定位的确定、城市规划的修编和“五河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占地规模巨大的道路和绿化用地集中获批,年均供地量和建筑用地面积达到历史顶峰。 2009年起,伴随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启动和建设用地方案的审核,土地供应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同时,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稳步提升。
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市已累计实现建设用地减量约142平方公里,平均每年的减量幅度接近30平方公里。 这意味着,在规划确定的65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区范围内,可供开发的稀缺地块已经越来越少,大规模的土地供给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