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贷款余额说明什么?
说几个知识点,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 1、贷款余额是指截至某个时间点(比如2017年9月30日),借款人尚未归还的借款本金总额。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这个数据:小明和小红是邻居,小明向小红借了5块钱,这是已放借款;后来小明还了4块,现在还剩一块钱没还,这1块钱就是未偿还的借款本金。 小明和小红之间这段借贷关系非常简单,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换成金融机构之间呢?同样是一笔借款,A银行给B银行10块钱,B银行给A银行8块钱,这样A银行就多了2块钱的亏空,这多出的2块钱就是“未偿还的借款本金”。 所以,未偿还的借款本金=已放款金额-已收回金额。
2、存款和贷款都是金融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讲,存款是客户放在银行的款项,贷款则是银行贷款给客户的钱。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商业银行的所有资产负债的科目都是双边的,有“借”必有“贷”,因此无论存款还是贷款,都是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双边账户。所以有人借钱存入银行,虽然银行存款增加了,但贷款也同时会增加;有人取款,虽然贷款减少了,但银行存款也会同时减少。
3、M1 和 M0 是货币供给的两个指标,其中M1 包括现金(CO)和活期存款(DE),M0 等同于流通中的钞票。 理论上说,M0 无息,M1 有利息。
4、货币乘数,又称基础货币,是决定信用规模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由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和商业银行头寸需求决定的。 以上知识点补充完毕,下面回答题主的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7年9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7.46万亿元,同比增长8.0%。狭义货币(M1)余额为31.72万亿元,同比增长3.7%。 从数据来看,M2增速大于M1增速,这与此前央行执行的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通过注入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发展。
在 M1 的组成当中,个人持有部分的比例是很高的。这意味着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的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银行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2017年三季度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39.0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这其中,居民和企业贷款增加较多。
2017年前三季度,本外币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3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部贷款增加23.64万亿元。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都是以单位为主体的。个人贷款增长相对较为缓慢。
既然单位贷款数量增长这么多,为什么感觉不到钱比以前好借了呢?这是因为,单位资金需求往往是比较固定的,临时周转的可能比较少,而个人资金需求往往是随用的,此时如果央行实施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的工具就可以直接作用在个人身上,从而直接增加居民手中的货币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