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行业怎么样?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总体上看中国鞋业处于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阶段。中国制鞋业拥有一万多家企业,劳动者总数高达6000万人,年生产65~75亿吨,占全世界鞋类的50%以上而产能严重过剩。从出口创汇总额看,中国鞋类近年一直处于800亿美元左右,增长缓慢。中国鞋业近10年来严重依赖出口,国内外需求潜力巨大。从国际大环境下来看,制鞋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较小。2008年9月美国耐穿鞋协会(AFLS)发布了美国2008年鞋类进口状况:总体进口量与2007年基本持平,但中国的出口量增幅较大而且占有了更多的美国市场份额:2007年鞋类进口19.35亿双,金额35.01亿美元;2008年鞋类进口19.65亿双,同比仅增长1.5%,而来自中国的鞋类出口同比增长23.9%,占有了51.4%的市场份额。
中国制鞋业存在企业数量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低、分散过度竞争,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特点,品牌发展不完善,企业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鞋业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低附加值、低品位、低档次、低价格地位,制鞋业缺少有影响的自主品牌鞋。
中国鞋类出口的持续增长与国内外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2008年1~9月中国鞋类出口金额433.11亿美元,同比增长6.86%;但同期国内鞋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7%,连10%的增速都没有达到。2009年以来国际顶级鞋类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开设专卖店,更加加剧了中国鞋业出
口发展的不平衡性。
为此中国鞋业应尽快转变发展方式,从增加产量、扩大出口为主转换为以质量、品牌和创新为主,依靠国内循环为主来扩大内需;促进制鞋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集约化、环保化的鞋类的智能制造;强化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简而言之,中国鞋业只有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从传统意义上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方式向高效率、高品质、高效益的多元化、系列化发展转变。实现由“以数量取胜”到“以质量取胜”的飞跃,才能全面改善中国鞋类出口的困境。中国鞋业只有实行名牌战略,着力打造中国鞋类的自主品牌,推进中国鞋类进军世界高端鞋类市场,才能提高中国鞋类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