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实行转型?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诸多变化。利率市场化、利差收窄等因素对银行的盈利模式持续形成压力;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等的发展迫使银行重新思考金融创新;金融脱媒趋势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快速增长,也加剧了银行的竞争。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5)》指出,未来两三年将是银行业的一个关键性转型期。“目前一些国外银行出现了去中介化和金融科技化趋势,今后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商业银行必须努力从银行中心论向用户中心论转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增霆说。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互联网+银行”模式应势而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彭程表示,从传统银行到互联网银行,最大的变化在于,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以交易场景为中心。
实际上,国外银行业很早就开始了向网络零售银行的转型,并在“互联网+”时代成为真正的网络零售银行。如英国渣打直接向客户提供“电子柜员机”的概念,可以在线进行贷款申请、电子账单、对账单和支付等。
在中国,各大银行对互联网银行的探索也在加速。目前工、农、中、建等都有了电子银行部,有的则成立了网络融资中心,有的设置了网络金融部等。
互联网给银行带来了挑战,但银行的金融资源、金融手段、风险管控模式,也是互联网缺少的。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将会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业竞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