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监管银行业?

胡湘君胡湘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银行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银行业监管的必要性。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来讲,银行是融通货币资金的中介机构,一方面通过负债业务广泛地组织来源,另一方面通过资产业务有效地运用货币资金,把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组织起来,再作为货币资本贷(投)给其他物质资本所有者。没有作为中介人的银行参与,这-过程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或者成本将十分昂贵。另一方面,从微观经济运行来看,对于绝大多数企业、个人来说,他们经济活动(无论是收支、储蓄、消费、生产经营、投资等各种活动)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银行业的有效支持。所以,有存款活动、有银行业的社会经济要比没有存款活动和银行业的以物易物的天然经济稳定得多、发展迅速得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本身的安全稳定性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各国政府对银行业监管十分重视,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内容不断丰富。

2、银行业存在缺陷需加以管制。首先,从客观上看,银行存在相当大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银行是利用债务人的信息进行投资,但本身没有产出,所以它无法产生可靠的信息,造成信息缺乏。另一方面,银行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在交易以后就能马上确定顾客是否获得满意的补偿,服务质量也很难衡量,也造成了信息的模糊。而且,从银行所提供的特殊商品——货币来看,也不具备其他商品交易中所必需的条件。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实际上就是购买一种可转让的债权,也就是说购买信用,信用作为一种商品,不同于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它只是在无条件支付命令上出现,在提供信用的时候,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信息,从这-意义讲,这种交易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其次,从主观方面对信息的使用看,金融从业人员和接受金融服务的普通用户所具有的信息知识存在较大差别,双方处于严重的信息非对称状态。在信息不充分或者信息模糊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而且,银行信贷业务是一种有关企业或个人秘密及隐私的活动,在该过程中,客户必然要求获得相当的安全保证和个人情报保密。同时,其债权人也必然要求获得债务人足够的关于其财务状况的信息。双方对信息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这种现象也容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从而最终影响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最后,从银行挤兑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对金融秩序的破坏性来讲,也要求政府加以管制。以上缺陷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银行破产、倒闭现象的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也使整个社会金融支付系统存在严重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所以,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有必要对银行业加强管理和约束,建立包括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在内的市场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约束机制,从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维持金融秩序稳定,保证经济顺利运行。

3、从银行业的竞争以及大金融集团的形成与发展考虑,也有必要加强监管。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间竞争趋于激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驱使着银行以兼并收购、相互持股等手段向综合化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纷纷出现,有些已经形成跨越国界的跨国经营集团,对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在东道国或者母国进行有效监管,需要加强监管当局的权力和监管的协调,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角度强化监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