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怎么变现?
所谓证券化,就是把应收债权(比如按揭贷款、应收账款等)转化为证券,让有价证券在资本市场上流动。而这种“有价证券”不能是直接的债权凭证,而必须是一种收益证券,是根据产生未来收益的资产所转换而成。所以,资产证券化的实质,就是将没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有流动性的证券。把一种资产(比如按揭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专门破产隔离。原始的债务持有人,比如银行或者供应商,组建并把资产转移给一个特殊的目的载体(SPV)。这个载体是该笔证券化业务的发行人,也负责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由于这个特殊载体在法律上是独立于原始持有人的,所以原始持有人破产时,这笔“证券化”的资产可以免受破产清算及其他债权人的影响。
然后进行资信评估。资信评估机构对特殊目的载体及发行的证券进行资信评估。资产组合(按揭贷款)所产生的现金流将作为偿付本息的来源。
再进行信用增级。如果证券需要外部增级的话,原始持有人或第三者会通过提供担保、建立储备基金等手段来保证证券能有较高的信用等级。
再就是证券发行。特殊目的载体(SPV)以入池的资产为支持发行证券。投资者从特殊载体处购买证券,所购买证券的利息和本金由入池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来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