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dp适合做什么?
作为新上海人,来回答这个题目有些偏题了。不过我倒是可以把我家乡(某西北城市)近几年GDP的增长贡献部分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2013年,我的老家引进了一个百亿规模的汽车配件园区。这个项目是由某世界五百强旗下的独资企业投资的。当年计划投资40亿人民币,建设期5年,达产年后预计每年税收2.5亿元。这个项目被当时市里领导称为“五个一工程”之一——“一个基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组干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然而到了2017年,这个项目的投资总额已经变成了168亿,累计税收15.8亿(2013-2016)。 2013年,另一个规模更大的汽车整车制造园落户我家乡。这个项目由某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和本地国企共同组建新的汽车品牌,一期投资249亿,年产能六十万辆。
为了这个项目,当时市政府专门设立了新的功能区——开发区,将周边几个乡镇的土地统一征收,用于厂房建设和园区道路等基础建设。
这个工厂建成后,成为当地第一大纳税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过后,由于销售不畅,国外技术壁垒等原因,这个年产值五十亿元,税收十亿元的园区进入了半停产状态。
市里的“五个一”工程再次发挥作用,市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和派驻干部全力配合,加班加点促生产,满负荷运转。在2017年年末终于实现满产,并创下了当月税收两亿的佳绩。
当然这些企业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汽车行业相关的配套产业,解决了大量当地人的就业难题。 这两家企业的到来,对当地GDP增长功不可没。但是这里要指出的是,这里的GDP是高附加值和高产出比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