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为城市的原因是?
上海在宋代就是州府级大城市了,明清时候更是和南京一起成为直隶(其实就是直接归皇帝管辖的意思)省会,且江南省人口一半以上聚居于此(江苏和安徽的省会南京和镇江当时其实人口都不多),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通商,外国资本大力注入,加之长江三角洲的地形(长江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本身适合发展城市化,所以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至于工业,清晚期洋务运动时期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工厂的出现就带来了大量就业人口(当然,这些工厂后来纷纷迁往武汉等地也有随着军队撤出上海的原因)。
抗战结束后,上海作为西南大后方的优势明显,大批企业从沿海进入内地,但毕竟基础在那里,上海的城镇化进程从未停止过,而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1950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368万,而到了2010年的常住人口却已经到了2300多万! 当然,在这期间,上海也经历了很多痛苦,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饥荒、抗战时的“拉夫”与轰炸,以及后来的“抄家”与“下放”(当然,对上海人来说,最痛苦的可能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租房”和“下岗”)。
但无论怎样,现在的上海已经是国际化的超大都市了,而且由于近代以来不断有来自北方各省的人口迁入,使得上海本土文化中兼并着各地文化因子。说一口普通话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时髦的外地人和外国人,各种“本帮菜”“苏浙菜”和“辣菜”店也让人吃着舒服。
上海是一个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