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自有率是多少?
“住房自有率”是个很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楼市过热或者过冷程度,以及楼市调控成败与否。 国际上通常以“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来衡量居民是否具备足够的信贷资格和需求能力去购买房屋——这个占比如果超过70%,则意味居民需要加大借贷力度去买房子了,反之则需要降低房贷杠杆。当然,这个数值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房贷利率、房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央行在2015年首次公布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数据。当时,全国居民住房贷款余额为8.37万亿元。 随后,在2016年和2017年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报告》中,央行披露了“住户部门贷款”的数据: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 10.51 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 4.17 万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减少9297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过去几年,我国居民部门的房贷余额一直是稳步增长的,这说明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我国居民的住房自有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那么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我在知乎上见过一个很好的答案,答主是一名房产中介,他根据经验判断,现在的深圳、上海的住房自有率已经低于50%,北京也低于60%。而其他二线城市,如大连、天津、厦门等,则介于60%~70%之间。 三四线城市的住房自有率最高,普遍在70%以上。 这个判断其实是很靠谱的,毕竟在深圳买房,大部分人都是靠贷款,而且一贷就是上百万元,这样的信贷能力在整个国际上都很少见的,所以低利率的信贷政策对于楼市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