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缅甸谁能赢?
如果中缅之战,仅从军事角度考虑,战局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复杂一些。 先说结论:在陆地战线,中缅之战大概率是旗鼓相当,难分仲伯;海军和空军,则毫无疑问是中方远胜对方。
为什么说是陆地战线呢? 因为缅甸目前唯一可能的进攻方向只有一个,就是沿伊洛瓦底江进入我国西南地区。但是,缅甸要攻打我国的西南省份,就必然要先拿下钦邦北部、若开邦和掸邦等地,因为这些地方都是通往云南的要道。 而这几个地方的少数民族武装,跟缅军比起来完全没法打…… 佤邦联合军虽然综合实力较强,但面对缅甸精锐的陆海空三军的联合作战,也是寡不敌众。
西部的克伦民族解放军更是弱旅,被缅军按着摩擦的节奏。 只有东北部的德昂解放军有可能给缅军制造一些麻烦,但也仅仅是麻烦而已。毕竟缅军只要集中力量,还是能迅速消灭这支力量,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说,如果真打起来,陆军方面中缅两军应该是势均力敌,各打各的。而空军和海军,则是我国完爆对方。 当然,如果老缅狗急跳墙,从海上或者空中直接轰炸我方本土(概率非常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缅甸是一个东南亚国家,它北面与中国接壤、东面与老挝和泰国毗邻、南接印度与孟加拉。缅甸的首都是内比都,最大城市是仰光。缅甸人口超过5800万,国土面积678,500平方公里,缅甸军队被称为缅甸国防军,正规军队员35万人左右、预备役11万人、准军事部队14万人、警察12万人、警察辅助人员11万人。自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一直被包括中共在内的外部势力视为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目标。尤其是中共,很早便与缅甸共产党有染,多年来在中缅边境地区一直伺机进行渗透、破坏。缅甸武装部队是在英军缅甸防御军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942年初,日军入侵缅甸,占领了包括首都仰光在内的南部。在英国殖民者的号召下,缅甸当地爱国人士以及英印籍士兵组成了缅甸防御军,为抗击日军做出重要贡献。二战结束后,这支军队逐步发展成为缅甸皇家陆军。1951年,陆军、空军和海军正式组成了缅甸国防军。1962年,以吴奈温为首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后,国防军改名为缅甸革命军。1971年,又更名为缅甸国防军。
在吴奈温领导的所谓“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执政时期,缅甸完全倒向了以苏联、东欧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向缅甸提供了大量军援,缅甸获得不少苏式武器。但这一时期,由于缅甸国内共产党活动频繁,政府军队大多用于国内平叛,与外国进行的军事演习仅限于东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