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国如何求中国?
首先,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了(进出口商品总额),超越了美国和中国香港的总和。 其次,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5年中国持有美债为1.397万亿美元,位列第一;中国央行持有的美债高达2.3万亿人民币。 第三,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出口市场,同时中国也是美国家庭最重要的海外资产之一。 最后,美国非常担心美元体系出现崩溃,因为一旦美元成为弃儿的话,那么美国将不复美国。
因此对于中国的一揽子计划,其实就是让人民币逐步放开,开始国际化,与美元脱钩。 但问题是人名币国际化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当前国际社会的现状就是任何一国想要脱离美元体系都是不现实的。 作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最为完善的工业体系的美国政府,是不可能放任不管的。
如果美国再采取封锁伊朗式的策略,或许还能拖一阵子,但时间早晚而已!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目前是不得不求着中国的。
美国从奥巴马政府开始就已经明确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且不断加强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南海问题上的军事和外交介入。在美国两党总统大选尘埃落定之后,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两极分化和碎片化趋势将会给对外政策、亚太再平衡战略等造成一定消极影响,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国内问题,而忽视或者削减在对外事务中的投入。
但考虑到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和安全中至关重要,特朗普的亚太战略很难发生根本性变化,基本会遵循奥巴马政府的大政方针,只是在某些议题上进行调整。同时,由于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日趋趋同,而且民主党在参议院拥有微弱优势,预计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很难在重大涉华问题上采取重大颠覆性的政策调整。
尽管如此,由于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对中美经贸摩擦、货币贬值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多有批评指责,未来中美经贸关系仍存在恶化的风险。但考虑到中美双方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额和投资持续增长,中美经贸关系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恶化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美方会继续在政治和外交活动中牵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包括在对台政策上延续“一个中国”政策的同时,也推动美台实质关系不断加深。而且,随着特朗普就任总统,对南海问题上的介入将会更加公开。考虑到南海争端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未来中美围绕南海的博弈将会日益加剧,海上军事安全风险也将不断增加。
为了因应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变局,中国应当未雨绸缪,对中美关系出现波动等情况做好预案。总体来看,要按照自身的节奏和路线图,坚持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和推动经济转型,并在外部环境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同时推动亚太地区的务实合作并继续深化同有关东亚地区组织的互利共赢合作。
在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的情况下,要继续用好现有中美商贸联委会等双边经贸协调机制,保持中美各级官员的经贸交流和互访机制。与此同时,要做好因应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相关预案,完善贸易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通过产业调整基金等措施帮助受到贸易摩擦损害的行业妥善调整和应对,做好舆论工作并引导社会情绪,避免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外溢。
在南海问题上,要统筹政治、外交、军事和民间等多方渠道和力量,加强各方的战略互信并管控好中美两军特别是海上军事力量之间的安全风险。在地区国家层面,应加强协商,形成合力,稳步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磋商。在国内,要通过外交、宣传和民间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南海问题的解释和舆论引导。
在台海问题上,应积极跟踪和防范特朗普政府调整美国对台政策和推动美台升级实质关系,加强同美方的战略沟通和政策交涉,督促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避免因涉台问题影响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