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那么看重GDp?

屈昱屈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GDP这个数据很重要,但人们看待GDP的态度和方式是否正确就是一个问题了。 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统计指标的GDP,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正确的态度是,我们既要关注GDP,更要关注和GDP相关联的其他指标——尤其是民生相关的指标,例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就业率、物价水平等。这些与国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比GDP更能够体现经济发展的本质,也更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执政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然,这些民生相关的指标并不是GDP派生出来的,而是经济发展本身应具有的内在属性。所以,在追求GDP的同时,应该同步去努力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 但是现实中往往不是如此。人们对GDP的看重超过了其他一切指标,甚至为了GDP增长搞了很多“短平快”的项目,这类项目虽然能在短期内刺激GDP增长,但却往往会对经济和民生造成长期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由GDP这个指标的特性决定的。与其他很多衡量指标不同,GDP是个绝对数,这意味着无论其他条件如何变化,GDP增长只要保持正的数值就可以,不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也不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正是这种特性让GDP成了一个非常诱人的指标,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增长GDP就好,至于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GDP这个指标,该指标的本质是什么,哪些属于我们应该努力达成的经济目标,哪些只是为了增长GDP而付出的代价?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纠正我们对GDP的错误态度。

虞隽琳虞隽琳优质答主

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一些人把它当成了政绩考核标准和官员升迁依据。中国这么看重GDP,也是有原因的。

尽管人均GDP不算高,但是在GDP总量上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所以我国对GDP是很重视的。提高GDP的目的是要提高人均收入,改善民生,但是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不科学考核政绩、不合理的官员升迁制度,助长了一些地方只重视经济增长,不顾及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还有生态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的扩大等问题。所以,我国现在不再单纯的追求GDP的高增长,而更重视在质量更高的情况下提高GDP水平。

GDP核算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如果核算水平不高,就会影响到GDP的准确性。我国的GDP是建立在一定估算法上的。还有不规范的管理和不规范的操作,也会影响到GDP的准确性。例如,存在“大数出小数”,“小数拼大数”和“估着来”等现象。

GDP是反映经济总量的核算指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还应该用其他指标来综合反映。GDP只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物质产品水平,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物质水平。所以,用人均GDP比用整体GDP更有意义。

人均GDP高的国家,人们的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多现代化物质文明带来的好处。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虽然与欧美日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但是已经超过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00美元)。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有条件过上较好的生活。

GDP核算属于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计算和理解的。但是,人均GDP就很简单化了。通过人均来计算,就能清楚地知道每个人可以从GDP中分享到多少钱。比如,一个省的GDP核算为八九千亿,那么全省人均就只有两三万的水平,也就是每个人只能分得两三万GDP。而一个市的GDP核算为六七千亿元,那么全市人均GDP就超过十万元,即每个人可以分到十多万元。通过这样去考虑,GDP给人们很实际的意义。

人们越来越富有之后,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这就不仅仅是单纯靠GDP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