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问题症结何?

逄璐歆逄璐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宏观上,政府负债率(国债+地方政府债)在GDP中的比例已经达到60%左右,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

2、微观上,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很多大型国企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接近甚至高于国际同行,而很多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 当然还有更细致的分析和数据,不列举了,网上有很多。

我的感觉是,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比较复杂,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而且这个问题很可能长期得不到解决。 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投资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之上的,而这种发展模式下,政府和企业都需要举债进行投资。 政府需要借债维护公共福利(比如基础建设),企业需要借债扩大生产,而老百姓也需要借债来买房、买车。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借债。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方面我们要借钱消费或投资,另一方面又担心负债率居高不下,如果这种不平衡持续下去会出大问题。这就是目前我们的债务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要想方设法降低债务风险。

当然,降低债务水平并非易事。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到了一个不能低估的地步。要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必须把过剩的产能淘汰掉一部分,但这对经济发展又会形成新的冲击。 真是两难!

姜仕胭姜仕胭优质答主

第一,地方政府是隐形高负债和风险累积的重要主体,预算软约束引发的投资高增长仍是债务累积的源头。地方政府尤其是非发达地区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尚未实现根本性扭转,债务增长与经济总量之比较高的地区,大多为政府主导型投资增长较快的区域。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土地出让金增长步入下行通道的双重挤压之下,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的凸显将弱化区域政府的未来投融资能力。同时,地方投融资的平台化和“政企不分”加剧了政府或有负债的增加和扩张,提升了政府的偿债风险。

第二,债务期限结构和收益水平错配问题加重,借新还旧和息债问题将恶化债务风险。一方面,在政府投资项目收益率较低、长期收入增长潜力不足与融资期限和收益要求无法匹配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借新还旧比重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债务利息在债务规模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一些地区和地区性行业中,息债问题突出,侵蚀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比较优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