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出现股票?
在19世纪,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同样是在19世纪,西方的金融和经济学理论随着“西学东渐”的步伐进入了中国的学堂。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份子不仅接受了这些理论,而且积极付诸于实践(当然他们不可能知道凯恩斯的理论),最早在上海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说起这最早的股票,还有一段逸事。清末著名诗人苏曼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富家子,他的父亲是个香港富豪,拥有众多产业。苏曼殊18岁随父亲回广州经商,不久就迷上了西洋的金融和经济学说。后来他回到上海,因为父亲在上海的生意需要大量资金,便把刚刚发行的股票拿出来出售,自己担任经理。因为他不懂金融市场的规则,造成巨大损失。
不过正是这个苏曼殊写出了《断肠集》、《天涯红柳》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著名的诗人。而他的身上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了那个时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使得经济低迷,股民受损严重。尤其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更是让民众的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生活水平依然很低,更谈不上投资股市。 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政务院(即后来的国务院)为了活跃经济,率先批准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继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当时上市的股票种类并不多,有国营企业股票如“乐群股票”,带有财政债券性质;也有地方国企股票,如武汉水运联合公司股票;还有少量金融股的比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股票等等。
然而好景不长,“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使证券市场很快萎缩,最后不得不宣布停止交易。 漫长的计划经济时期,证券市场仿佛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这个市场才真正迎来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