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搞不好股市?
说几个观点吧,都是我的猜测,仅供参考。
1、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而非资本市。这一点从A股在全世界的表现就可管中窥豹。中国股市建立初期,就是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而存在的(因为当时没有有效的手段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管),所以会有40%的公司亏损也要涨的奇怪局面。后来的制度设计也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比如融资功能大于流通和定价功能(通过再融资和大股东不断减持来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而不是让股市保持一个高效的价格发现机制)。
2、A股的交易机制是政府为了降低自身监督成本和维持市场流动性而设计的。A股的成交量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主要市场;同时T+1和限制涨跌的机制保证了政府可以随时介入干预(2015年的股灾和去年暴出的内幕交易都可以证明)。当然这种高流动性和可干预性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造假成本太低和投机风气盛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项金融创新都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关键是看如何利用。
3. A 股的资金主要是散户和机构。这里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所有机构,也包括非法募资(P2P、民间理财等等)。这些资金的性质决定了A股难以出现欧美那样的成熟走势,容易受到政策和情绪的影响。
4. 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化国家,这个地位决定了很多东西的供给方——尤其是基础性制度的供给方,是由政府主导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证券公司还是交易所,还是各种监管机构,其设立和建设都是由政府决策的(虽然过去十几年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这样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制度供给方,其提供的产品(基础制度)存在缺陷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
中国搞不好股市的症结,一是没有找到中国股市发展壮大的真正动力,也就无法确立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没有形成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也就无法保证股票市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制度问题,不是其他。
从中国股市发展的实践来看,为市场经济筹集资金和防范风险,这不是中国股市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不是股票市场能够兴旺的根本源泉。因为,我们已经有银行系统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了,而且,银行系统目前的经营状况正在不断好转。股票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可以为市场经济增加一种风险和收益并存的机制。这种机制,目前仍没有被我国的众多企业所需要,没有成为中国众多企业扩张的原动力。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股市融资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发展,没有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例如,许多企业上市之后,仍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还要找银行贷款,而通过股市融来的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再如,不少企业通过股市融资之后,没有真正用到企业最需要发展的项目上,而是用于买地皮建住宅等。还有的,用作补充流动资金。这种资金用途,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能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因为,如果住宅卖不出去,或所购进的商品在仓库里积压,企业的状况就会彻底恶化。所以,通过目前的制度安排和实际来看,股票市场还不能成为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壮大的原动力。
那么,什么是推动股票市场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呢?是资源配置。股市的基本功能,是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重新配置。通过把社会的资源配置到优质企业和项目上,使所配置的资源,获得不断的增长和增值。这就是资源所有者的收益源泉。但是,通过我国A股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资源配置这个功能根本没有发挥出来。相反,优质企业还跑到境外市场上市融资了,A股市场所配置的资源不但没有获得增长,反而发生了严重的贬值。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A股市场不但不能成为资源配置的场所,反而成为不少企业的吸血源(因为,不少企业在上市之后,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企业盈利模式,所募集的资金成为这些企业填补亏损的无底洞;不但募集资金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收益,还使募集资金成为企业挥霍浪费的无底洞,所募集资金出现大量闲置资金和被挪作他用)。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A股市场不但成为企业资源流失的市场,还是A股市场投资者财富流失的源泉、亏损的根源。所以,目前的A股市场,根本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壮大的原动力和动力源。
要发挥资源配置这个原动力,能够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壮大并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我国股票市场制度上有大的变革,特别是要改变目前的审核制,实行国外发达市场的注册制。对于发行人来说,发行人需要对投资者负责,需要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对于中介机构来说,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媒体来说,需要承担更多的监督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原动力和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壮大的原动力,才能使股票市场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A股市场的制度安排和所发挥的功能,距离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股票市场不但无法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反而会产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当务之急,要把A股市场的制度改变,使A股市场所发挥的功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我国股市发展的实践来看,1990年—1994年股票市场所建立的制度,1999年基本废除了。1999年—2012年所建立的制度,到2013年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5年以来的股权分置的制度,在2012年又发生了变化。因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制度的经常改变,不仅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使得我国的股票市场无法健康发展。投资者由于不能理解制度的变化,还形成了投资心理总是处于焦躁和动荡之中,无法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也无法根据正确地制度安排形成正确的投资心理。所以,要促进股市形成投资的文化和投资的环境,当务之急,要把我国股市的制度改变,使之符合投资者的利益,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益。形成我国股市制度上的可持续性和恒定性,才能形成投资者投资心理的稳定性和可预知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股市的投机文化,才能形成我国股市的投资文化。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稳定了,股市也才能真正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