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创新融资工具?
“融”指的是资,即资金在主体之间的流动;“资”字拆开,则是“金”和“兹”,有“银”“本”之意,指的就是资金和本金。那么融资本质上就是借钱或借钱给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筹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融资。因此可以说,融资就是借助一定的金融制度和手段,满足企业对货币资金的需求。 融资工具很多,如票据、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这些不同的融资工具有着不同的适用对象、条件及作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受到信用等级、盈利水平、财务状况、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能用来融资的渠道相对有限,主要的可行途径有:
1.银行贷款 中小企业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从银行取得贷款:一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贷款,这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二是间接融资,即在证券市场上发行企业融资券,通过债券进行融资。不过目前这一方式主要用于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几乎很难操作。
2.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除了银行可以提供贷款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同样可以为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只是它们的贷款条件、对象、用途、额度、期限与银行有所不同。
3.股东借款 这是中小企业的私有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佳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实现低成本融资的重要工具。但股东借款只能用于解决企业临时性的资金周转需要,不适合长期投资。
4.商业信用 是指以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作为基础而进行的融资。它是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的融资形式。这种融资无需抵押、担保,也无须第三方监管,因而费用较高,风险较大。但速度较快,手续简单灵活。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短期内应急性资金的需要。
一、引入创业投资基金,推动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
创业投资基金(VC)是一种对拥有创新技术或创意的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由于初创企业规模小、风险大,往往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上市融资也遥不可及,他们最需要的是创业投资基金的介入。VC在为初创企业注入所需资本、帮助其度过初创阶段之后,一般在3-5年内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退出,通过初创企业的成长获取资本增值收益。VC的这种运作机制与初创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十分匹配,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VC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美国硅谷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当地有众多的VC,能够吸引全球的创新型人才创业,并将他们的创意迅速产业化。近年来,我国VC也获得了迅速发展,2004年底,我国共有151家VC,资本总量82亿美元,投资案例412个、总金额25亿美元。
二、发行企业债券,筹集中长期资金
在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主要依靠股市,企业债券的发行和流通则受到较多限制,企业中长期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而自主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需求既有短期的,也有大量的中长期资金。因此,应加快债券市场发展,特别是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例如,日本对发行公司债没有特别限制,而公司债一直是日本最大的债券品种。美国的市政建设债券中90%以上用于科技教育等非营利性项目。因此,对创新型企业在发行债券时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如在利率方面可准许低于市场利率,银行等机构也可出资认购,或者为债券提供担保。
三、扩大股票发行,鼓励自主创新成果实现资本化
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科技创新,许多都是通过在本国和国外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实现的。在英国,1995-2000年间,1/3的新上市公司属于科技类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公司中,高科技企业占80%以上。在我国,1999年颁布的《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之一是“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这一规定不利于尚处于创业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发行股票,应考虑借鉴国际经验,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可以为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高成长性、低负债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开辟专门的股票发行“绿色通道”。
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自主创新无形资产的转让和重组提供平台
产权交易是市场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有效的市场方式和交易平台,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既可以使企业的无形资产实现市场定价和变现,又可使技术要素按市场机制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和流动,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应加快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实现自主创新无形资产的转让和重组。我国目前已有上海、天津、武汉等数家具有影响力的产权交易所。应当在严格监管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产权交易所开展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