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用钢哪个企业?
步庄最佳答案
辽宁舰并不是国内首艘自主设计的航母,在它之前,还有“明斯克”号。不过,改造“明斯克”号并非易事,该级航空母舰原为苏联海军的登陆支援舰。“明斯克”级航空母舰首舰于1972年4月24日在白俄罗斯波里耶造船厂开始建造,1975年6月30日,加入苏联海军。第二艘“新罗西斯克”号于1978年在黑海造船厂开工,1980年交付苏联 Navy使用。 两舰均长273米、宽38.9米,吃水线长255米,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板,可以搭载约60架飞机。为了改造“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苏联设计了专用改装船坞,并将两个舰体连接在一起进行施工。 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原来布置有固定翼飞机弹射器、拦阻网等装置。要使航母具备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能力,就必须拆除原有的设备,重新进行结构设计,并设置飞机助跑跑道和减速伞等设备。
“辽宁”舰的飞行甲板经过特别设计,增加了助跑设施,以便让载重大幅增加的歼-15战机能够安全起飞。从外部看,“辽宁”舰的飞行甲板比“明斯克”号或“新罗西斯克”号都要平滑,这主要是由于“辽宁”舰取消了前者的弹射器和回收系统,同时在后两者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方案,最终实现了同样承载强度下更加轻量化、薄型化的目标。 而为了提升航母的作战能力,中国还专门为“辽宁”舰配备了相控阵雷达,配套导弹发射箱。同时,为了让舰载机拥有更好的出动效率,“辽宁”舰还特意配备了一台型号为365F的电磁弹射器,能够支持5吨重的战机以180公里/小时的速度弹出,满足舰载机的起降需求。
从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成功入役,再到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下水,航母作为我国自主化国防装备的杰作,见证了我国国防实力正不断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而作为航母关键基础材料的航母钢,更是在中国材料人的努力下不断从0到1,从有到优的突破蜕变。
厚板航母钢作为航母建造的关键材料,不仅要具有高强度、优异的焊接性能和耐低温性能,还需要在海水等特殊环境下,具备超长的使用寿命,其制造工艺难度极大。鞍钢从“863”计划开始一直承担着舰船用钢的研发生产任务。2010年,鞍钢开始进行航母用钢的试制研发,通过开展大量的工艺试验、数据分析及组织性能表征,攻克了板坯纯净度和钢板表面质量控制、板材低温冲击韧性和屈服台阶等一系列制造技术难题……历时1年多的时间,鞍钢厚板航母钢终于完成生产认证,并最终达到实物质量指标要求;此后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鞍钢又相继完成了板材低温冲击韧性及屈服台阶性能船级社试验认证、板材整体疲劳性能第三方认证等。
至此,鞍钢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军用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第一家完成试验合同及技术状态鉴定审核和鉴定产品生产、第一家通过厚板航母钢船级社认证及第三方疲劳性能认证的企业。2012年5月,鞍钢凭借过硬的产品实物质量、完善的管理体系、快捷的交货周期一举中标“辽宁舰”改装合同,成为该航母改装用钢的独家供应商。2012年11月25日,在“辽宁舰”圆满完成各项试验后,航母上搭载的歼15飞机顺利完成着舰起飞任务,我国从此迈入“航母时代”。
航母国产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从2013年开始,鞍钢在供货“辽宁舰”改装用钢的同时,同步开展后续国产航母用钢的研发。通过不断与科研院所及设计使用单位的研讨交流,鞍钢对船级社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对其它船级社规范以及欧美等国外先进规范进行借鉴;通过与设计使用单位的紧密配合,不断对实物质量及产品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优化。与此同时,鞍钢航母项目组人员还先后6次赴大连、上海等现场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及时掌握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优化改进。2018年9月30日,历经5年不懈努力,鞍钢厚板航母钢顺利通过终验证,为国产化“山东舰”厚板航母钢的成功研发画上圆满句号。
从“辽宁舰”到“山东舰”,从“军转民”到国产化,“国之重器”航母的建造不仅让中国“挺直了腰杆”,更是对“中国智造”技术实力的充分验证,在这一过程中,鞍钢以航母钢为载体,在海洋工程用钢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相继成功研制出12.5mm薄规格高止裂钢板、海洋工程用低温高韧性钢板、大厚度止裂钢等产品,不断打破国外产品垄断,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一流船用钢厂家的整体差距,鞍钢也因此先后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