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竞争中国企业?

能优雨能优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我讲个故事吧。 某个大型集团,旗下有若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在做同样的事情,A事业部做空调,B事业部做冰箱,C事业部做电视....,当然还有D、E、F等事业部,每个事业部都做了很多年了,一直做的都不错。

突然有一天,集团说要做互联网,要抢占移动互联网的蛋糕。于是乎,各个事业部的互联网转型展开了,首先搞一个App,用来连接线上的用户(这就是当年各大APP遍地开花的时候,所有传统行业都担心自己被颠覆的恐惧和慌张);其次还要搭建一个O2O的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彻底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流量(这是后来美团、饿了么等外卖O2O兴起的时候,所有餐饮企业都如临大敌的恐慌和慌乱)。

这个企业就是海尔,那个时代正是张瑞敏领导海尔集团走向世界的前夕,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海尔开始大量投资转型,但事实证明,这次转型并不成功。海尔后来还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道路,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供应链优势和资本实力,重新成为了家电领域的领跑者。

现在海尔又回来了,只不过这次回归的家电领域,已是阿里占去半壁江山、小米虎视眈眈的新零售领域了。

幸婷萱幸婷萱优质答主

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全世界机械设备制造强国,美国在通用及工程机械方面处于领先,德国在通用装备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专用设备、尤其是汽车和电子行业专用设备方面处于领先。

我国机械设备制造虽然门类齐全,但是跟以上三国相比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比如电站锅炉(包括核电的常规岛)、煤机、港口机械等行业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机床、发动机和零部件、数控系统、工控系统等工业和信息化的基础行业水平还很低。

从数控机床这个行业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国内机械制造业总体情况:

国内数控机床与德日美存在明显差距,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从产量上讲,09 年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约 8 万台,相当于日本的 40%左右;数控金属成形机床约 1 万台,低于日本水平。从结构上讲,目前国产数控系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09 年数控系统的 95%以上依赖进口,应用于中低端;80%以上国产数控机床采用进口数控系统,75%为 48、38、28 位系统,即中低端系统。

从技术上讲,国产五轴高档数控机床已研制成功,进入实用化,在飞机、船用螺旋桨、汽车凸轮、涡轮、涡杆等典型模具加工中已取得成效,但在精度、可靠性、标准化通用化、工程示范应用等方面差距还很大。国内大型数控重型机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45 米的加工中心已经研制成功,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工中心。但是数控车床与国外相差 3-5 年,加工中心相差 5-8 年。

因此结论是,国内机械制造水平从整体上讲与国外差距较大,但参差不齐,在部分领域国内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比如电站锅炉、煤机、港口机械;部分领域水平与国外相当,比如数控冲压线、起重设备;部分关键领域跟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数控机床、工业电气控制、精密量具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