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高管有钱吗?
我认识一个做地产的投资人,他手下有几个助理,都是哈佛斯坦福毕业的,年薪在20万左右美金。然后他本人日常开销,一辆宝马代步,住的是一栋楼里几套房子里的两套,一套自住一套办公室用。他自己的花销基本上每个月1万美金左右,其他的就是一些家庭开销。 然后他主要收入来源是房地产升值,以及房产的买卖差价,比如他买一个项目,投资3亿美金,这个项目估值5亿美金,那他自己就会赚2亿美金的升值部分。
另外一方面就是收租金,他手上有几十栋写字楼和公寓楼,每年光租金收入就超过4000万美金。 他手上目前投资项目总价值大概30多亿美金,他在美国有资产税,国内没有,所以如果算上潜在的利润,他的实际个人财富要远远大于他自己说的身价。 我问他为什么不做点慈善,他说他一直在做贡献,因为他在美国捐钱给大学或者医院,比中国容易很多倍,而且可以抵税。所以他每年都会拿出几百万美金去支持他母校的各种机构建设。 其实美国富人阶层生活还是很轻松的,税收很高但是福利也很好,社会保障体系很健全,基本不用担心看病问题,教育免费从幼儿园到博士,所以富人也只是拥有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生活中的压力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
在美国,高管薪酬是公司治理中最受媒体、政府监管机构和学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总体而言,由于股权文化较为发达、股东权利较为充分,且在实践操作中对于高管薪酬的决定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一方面,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对美国企业高管薪酬的规制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市场和股东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高管薪酬也并未成为影响企业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
薪酬总体情况
在普遍的股权文化驱动下,美国公司的高管薪酬由基础薪酬和业绩薪酬两部分构成,且后者远高于前者。以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为例,2018年,这些公司CEO的基础薪酬中值为170万美元,与之相比,其股权薪酬的中值为700万美元,股票增值权和现金激励薪酬的中值合计为150万美元,绩效薪酬之和为850万美元,是其基础薪酬的近5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美国,高管薪酬的确定更看重个人绩效,薪酬激励的力度也相对较大。
除此之外,美国企业高管的薪酬一般还包括养老金、递延薪酬、津贴、交通和安保等福利。在具体发放时,高管薪酬一般采取合同约定方式,合同条款通常涉及薪酬水平、薪酬构成、薪酬支付、薪酬归属和支付限制等方面。薪酬标准一般由公司薪酬委员会在考虑了市场通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并需经公司股东大会以普通决议的方式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薪酬的差距较大。根据美国薪酬研究机构Aon公司的数据,2018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CEO的薪酬中位数与非高管职员薪酬中位数的比值达到261:1。当然,“金手铐”和“降落伞”条款也很常见,旨在保留高管人才,降低经营受到影响的风险。
在信息披露层面,尽管美国对于企业高管薪酬水平、考核指标、发放形式和薪酬结构有较多的披露要求,但由于信息披露“反向挂钩”制度的存在,企业在面临收购时,是可以豁免披露高管薪酬和津贴合同的,即,在触发收购时,企业可以选择不披露最近一年的高管薪酬信息。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旦企业选择了信息豁免,还需要在交易完成后的12个月内持续实施豁免披露,不得“朝三暮四”。
在薪酬监管层面,美国并没有对于企业高管薪酬和职工薪酬的比例设置行政限制,主要是通过市场化和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进行调整和衡平。但为防止高管在面临被收购时突击加薪,“反向挂钩”制度对其进行了约束。
此外,为了防止不合理抵税,1993年,美国税法增加了CEO和排名前三位高管薪酬超过100万美元时不得进行税收抵扣的限制,但2004年开始又豁免了股权支付限制。所以,从实践上看,该税收制度对于限制高管薪酬的作用在2004年之后受到一定削弱,更多还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和薪酬委员会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