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实体经济吗?

滕宇滕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任何国家,城市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从工业化开始的(虽然工业化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这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必然导致的趋势。所谓的“淘汰”实体经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否定工厂,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兴起,其实只是经济活动形态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消失。

其次,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我们所说的“淘汰”实体经济实际上是指制造业的转移或退出,这是因为:第一,在我国现行财税体制下,增值税是以销项税额为计税依据,采用价外税,即无论企业是否盈利都须缴纳13%的税款;企业所得税更是直接根据企业的利润总额征税,在利润率为正的情况下都要缴税,而且比例不低。对于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而言,与其交这样的重税,不如将车间迁出园区,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工资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当然,这种转移不一定是全部搬空,也可以是一个生产线或一个零配件的流水线。因为我国的税收政策是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是有时间限制的,到2017年就要全面转为消费型了,这样就会显著降低企业增值税的负担。 二是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一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尤其在那些工业化进程比较短,或者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地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往往远远低于我国。我们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更不要说某些人鼓吹的所谓“后工业化”,“去工业化”之类的。难道发达国家没走过的道路咱们要趟吗?!

我坚持认为,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不可能像日本那样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必须要靠内需,特别是消费的内需来驱动经济发展的马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但这绝不意味着对实体的抛弃,恰恰相反,我们要构建的是包括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内的高质量、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否则,我们只能像拉美国家一样,为了短期利益放弃长期发展,为了眼前的繁荣牺牲未来的潜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