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怎么挑选?
1.挑选指数,先选出几类代表产品 根据规定,国内指数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数量不能超过50个,这里我按分类来选,最终名单应该会少很多。 主动管理基本已经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一个共识了,所以这里我们只讨论被动管理,即通过购买指数并以此进行被动跟踪的投资策略。 买指数基金就是为了追求“指数”那个“选股策略”。因此首先要选择好要跟踪的指数。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选择宽基指数(覆盖行业广泛)进行配置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在这里我按照常用的指数划分方法,将指数分为宽基指数和窄基指数两大类。其中,宽基指数又叫大盘指数、基准指数,是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篮子股票所组成的指数;而窄基指数是专门追踪某一领域和行业的股票价格表现,通常以行业或者主题命名。
在挑选具体指数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衡量指标要靠谱。一个好的指数要做到能够客观地反映相关金融证券价格的变化趋势。
② 样本股选择要合理。过于单一的行业指数或在短时间内爆涨爆跌的热点题材指数都不适合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一般来说,具有良好流动性的上市证券,其代表性越大越适宜列入指数成分股。
③ 编制方法要科学。尽量避开采用了低质量或带有主观色彩编制方法的指数。
④ 规模要大。一般要求规模不低于50亿元。因为规模过小,会导致指数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面临较大风险。 ⑤ 跟踪误差要小。跟踪误差反映了投资基金跟踪指数的表现情况。通常以标准差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跟踪误差=√[(\sigma_{m}^{2})+(\sigma_{\tau}^{2})] 其中,\sigma_{m}^{2} 代表基金资产组合的跟踪误差,\sigma_{\tau}^{2} 则代表跟踪误差的方差。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跟踪误差是标准差而不是绝对值误差。
⑥ 费率结构要合理。费用低廉的基金能为投资者节省更多的资金成本。需要指出的是,对费用低廉的关注不应该止于基金销售阶段,还应该关注其在投资阶段的费用收取情况。 2.挑选基金经理 我们已经知道指数基金的选股策略就是跟踪指数,那么能否实现这个效果关键就在于基金经理。 因为基金公司普遍实行的是团队运作模式,所以在挑选基金经理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新基金往往难以评判,而老基金则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业绩排名来考察。
② 基金经理的决策是否理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对仓位和控制力两个方面的表现上。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能在牛市里有效控制基金的涨幅,在熊市里又能较好降低基金的回撤,那么他的决策就是理性的。
③ 基金经理的团队运作是否有效。一方面要看团队人员是否有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要看他们在不同风格上的均衡配置。 当然,对于一只新基金我们还应该从更多方面去考虑,但在我们研究基金经理时,以上几点仍然是重要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