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资背景?

岑奇伟岑奇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好,虽然学术界对此问题尚有争议,但在我看来,金融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我们可以把“如何优化资源调配”的问题拆解成两个小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即金融的逻辑起点);二是“怎样进行资源配置”(即金融的实现路径)。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于“把钱投入xx行业”“将资金配置到xx项目上”的说法。这些说法的背后其实包含着这样的逻辑: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会介入经济生活,通过政策力量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而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工具和手段,其内在的逻辑也是围绕“市场失灵”而存在的。我认为“市场失灵”可以说是金融的逻辑起点。 市场机制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配置资源最有效、最公平的方法之一,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机制的某些领域(如外部性强的行业),市场自身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这时就需要政府之手介入,通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 因此可以说,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我们运用金融的手段对资源进行再分配。

其次谈谈怎样才能进行资源配置。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三个因素:主体、客体和手段。 谁是资源的分配主体?谁掌握着资源的最终使用权?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的政策意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配置生产要素,而政府之手则主要影响流动性约束——也就是对融资的限制。对于不同性质的融资限制,经济学上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我接触的教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将融资约束分为政府规制和市场失灵两类。

这里我想提到的是,无论是规制还是市场失灵的范畴,其实都暗含着这样一种假设:政府是有能力配置资源的。也就是说,即使存在市场和政府的二元结构,我们也必须假定政府有能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否则,市场失灵和政府的规制作用都将无从谈起。

什么是对资源配置有用的客体。这个问题实际上回答了“谁是我们的客户”的问题——谁应当得到金融的支持?我认为,对资源配置有作用的客体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二是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客体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客户”。

最后谈谈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既然已经确定了资源配置的主体和客体,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在金融学中,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做“边际效益”,这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基于成本的思考方式——“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效益分析应该有助于帮助我们理清如何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