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雾霾少?
先甩数据 据环境监测显示,我国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每立方米74微克增至2016年的每立方米82微克,增加了10%。 什么是PM2.5的污染量级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人每天吸入的PM2.5颗粒物不超过25微克,就被称为安全。而国内目前对这一数值的标准是,每年50个晴天,每个晴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让肺部把污染物排出去,也就是一年吸入的PM2.5不超过150微克。 所以,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威胁! 那再来看看全球其他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吧。上图是全球主要的10大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可以看到,北京、天津等城市都排在倒数几位,空气质量真的很差! 不过,如果你居住在南方,或许情况会好一点。下图是国内主要城市的PM2.5年均值分布,可以看到,长江以南大部分城市都出现在绿色安全区域,而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城市则分布在浅灰的轻微污染区。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与地理环境和气候都有关系。
首先,北方的城市比南方的城市多,人口分布密度大,汽车数量多,导致污染物扩散的难度更大;另外,北方城市以烟囱排放为主,而南方则以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主。
在相同的排放情况下,机动车尾气的颗粒更细,更容易进入人体肺部,而烟囱排放的颗粒物相对较大,部分被鼻腔咽喉部截留随痰液排出,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小。所以,同样是雾霾天,南方人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惨不忍睹”了。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难道我在南方就没必要戴口罩防雾霾了?答案当然是no!虽然南方的雾霾天看上去没有北方严重,但是天气潮湿寒冷,容易让雾霾中的污染物凝结成固体,颗粒物变小变细,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对肺部的伤害也很大。
虽然一些南方城市PM2.5的浓度处在安全范围内,但并不代表着污染程度就不高。毕竟,国内目前对于PM2.5的检测还停留在定量阶段,而没有考虑定性问题——也就是说,PM2.5超过某个数值就是超标,而没有考虑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伤害的轻重。
所以说,无论生活在哪个地区,都要注意防护,口罩该戴还得戴啊!别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才追悔莫及!
据环境监测显示,2015年1月,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49.3%,“十面霾伏”的景象又重回人们视野.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说,从整体而言,2014年全国大气污染情况继续好转,特别是京津冀区域大气质量明显改善.1月份污染加重,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并非大气污染治理出现反复,更不能据此否定前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实效.
数据显示,2015年1月,74个城市总体AQI(空气质量指数)同比上升9.4%,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从城市名单来看,京津冀的13个重点城市中,仅沧州、衡水PM2.5月均浓度同比下降,其余11个同比不降反升;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27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同比均有所上升.1月份,全国74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浓度为142微克/立方米,是第二个污染最重区域(长三角)73微克/立方米的近两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解释说,我国大气重污染特别是冬季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当大气环流形势场稳定,区域风速小、湿度大、逆温显著时,大气污染容易达到一定程度,形成重污染,特别是冬季,北方农村、城镇的燃煤采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重污染更易产生.
他说,2014年12月到今年1月,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不活跃,风速小,气温比常年偏高,湿度偏大,扩散条件总体不利:2015年1月的下旬,这样的天气形势又再次出现.
根据测算,气象条件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对PM2.5浓度的贡献率分别可达31%和30%.根据气象资料,2015年1月北京及华北区域风速之小为1954年以来的同期月平均风速之最小值.
监测显示,2014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PM10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4.6%、15.2%.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十分明显.2014年,74个城市PM2.5、PM10、臭氧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1%、10.1%、3.7%,空气重污染天数有所减少.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说,1月份污染加重,并不能据此否定大气污染治理实效,大气污染治理依然要抓住以PM2.5为主攻目标.
张小曳表示,尽管1月京津冀区域污染加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重污染过程发生频次、污染程度、重污染影响的范围都已明显减少.比如去年春节7天长假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是75.4%,比2013年春节大幅攀升了26个百分点,说明人为排放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非常大,要从污染源头加强防控.
他认为,应加快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对时效.他说,2014年下半年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和气象局在公众发布平台都有实时监测信息和提示信息,公众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身边的环境水平和变化趋势,从而及时采取防护、减少污染排放的行动,对重污染天气起到了有利的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