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购哪些欧洲球队?

湛承坤湛承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西乙巴列卡诺 2004年,中信集团从西班牙人队前任老板曼尼·瓦雷拉手中收购了巴列卡诺队。为了得到这支位于马德里附近的球队,中信耗资75万欧元。之后一个赛季,也就是2005-06年,中信将巴列卡诺队带入西甲联赛并在首个赛季位列第11名。但在之后的2006-07年和2007-08两个赛季,巴列卡诺只拿到了西乙联赛第13名和第14名的成绩,表现令人失望。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巴列卡诺甚至都无缘参加欧战赛事。最终,在2009年1月,中信正式把巴列卡诺转手卖出,买家仅花了77万欧元。 中信出售巴列卡诺时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在这支球队身上,中信亏损了344万欧元。

2.意甲帕尔马 2006年夏天,深圳健力宝集团从国际米兰俱乐部手里买下了帕尔马俱乐部,总投入超过500万美元。然而,让深圳健力宝集团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投资几乎成了“无底洞”。 首先是在意大利境内打不了比赛,由于意甲联盟不准球员注册双重国籍,而帕尔马原外援前锋索莱在加盟深圳健力宝前就已拥有巴西国籍,因此只能作壁上观。其次是在国内赛场也无法施展才能,因为当时中超联赛的外援政策是“3+1”,即最多只能上3个外国球员,且只能上1个前锋。 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初,原俱乐部总经理何亚华突然自杀身亡。在留下巨额债务后出走,只留下一屁股官司的深圳健力宝集团和不知所措的新老板。 最后,这个“烫手的山芋”被山东鲁能在2008年夏天收入囊中,花费了鲁能1400万元人民币。

堵林璐堵林璐优质答主

近日,瑞士方面传出消息,有来自中国的财团报价2亿瑞士法郎(约合2.255亿美元)收购瑞士巴塞尔俱乐部。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财团有意收购土耳其费内巴切等队。这些传言的背后,反映的正是中国资本近年来汹涌澎湃进入足球领域以及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的现状。

虽然中国财团收购巴塞尔俱乐部的交易目前还只是传闻,但巴塞尔俱乐部前主席贝赫拉米日前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已证实,俱乐部确已收到一份来自中国的报价,并正在考虑未来发展方向。“巴塞尔未来的选择将是留在瑞士足坛还是跻身更高的舞台”,这位前主席透露。

贝赫拉米此语一出,瑞士坊间已普遍认为巴塞尔俱乐部很可能将被售予中国财团。一些瑞士媒体此前报道,中国方面已与巴塞尔就收购该队进行了实质接触,报价超过1.5亿瑞士法郎。

巴塞尔队是瑞士足坛最成功的俱乐部,历史上19次获得瑞士联赛冠军,是瑞士国内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去年,他们还夺得欧冠杯“死亡之组”第二名,并一路打入到半决赛,在欧洲足坛名声大噪。

巴塞尔队如果真的易主,也并非瑞士足坛首例。瑞士塞尔维特队近年已先后被来自阿联酋和俄罗斯的财团掌控,中国资本此前也曾进入过这家俱乐部,但随着来自俄罗斯的财团收购,已退出俱乐部。

塞尔维特俱乐部目前的市值约在3000万瑞士法郎左右,与中国财团对巴塞尔俱乐部的报价相去甚远,而“鸟巢”国家足球队主场的建成以及中国申办2022年世界杯的热情,是很多足球经纪人对潜在中国投资方青睐足球俱乐部信心十足的重要原因。

据瑞士媒体报道,来自中国的投资方将通过收购瑞士银行股份和贷款融资的手段,完成收购巴塞尔俱乐部的行动。巴塞尔俱乐部现有的51%股份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另49%股份则有43%为机构股东所有,3.8%为瑞士银行持有,3.2%为俱乐部股东持有。

在中国资本涉足足球俱乐部方面,瑞士已并非仅有塞尔维特这一个案例。去年8月,瑞士圣加仑州巴登市一家名为“中国投资”的公司,买下了当地一家小球会75%的股份。此后,该公司又与一家来自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公司合资重组了俱乐部。今年来,这家俱乐部已更名为“巴登中国投资队”。新业主给俱乐部注入大笔资金,不仅使俱乐部的球衣上出现了中文广告,也使俱乐部成绩上升。

在中国资本收购体育俱乐部方面,足球还不是第一家。去年中国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5000万欧元(约合6408万美元)收购了法国阿迪达斯旗下运动品牌“菲普莱克斯”,今年3月又出资12.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中国福建另一家体育用品企业的多数股份;此外,总部位于天津的一家能源企业今年3月也出资1400万欧元(约合1786万美元),收购了法国一家冰球俱乐部。

此外,中国的资本近年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3月中旬,中国广核集团同西班牙工程与建设集团签署备忘录,双方将成立核电合资公司;而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企业则于上月底在马其顿投资兴建一水泥厂,并计划参与建造一条连接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的铁路(铁路建成后将为中国货物开辟一条新运输线)。3月初,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表示,将与中国一家投资公司合作投资7.5亿美元,助力中国银行及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资本在海外投资已出现日益扩张态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