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铁盈利吗?

何文喧何文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地铁的造价和建造成本其实是很昂贵的,地铁从规划到修建,要经过无数论证,地质环境,线路走向,列车选用,工程难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一条地铁线的成本,比如北京地铁的四号线由于要穿越八达岭隧道,工程难度极大,导致成本飙升。

其次,地铁的建设过程虽然复杂,但是建设成本在建成之后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因为土地资源的价值会持续为地铁系统提供稳定的收入,当然这种收入可能不会进入政府或者企业的账户,而是作为公共支出被耗散掉。 所以如果仅仅讨论建设成本的话,地铁系统确实可以算作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不过这些成本和收益都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考虑到运营成本,如果乘客数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则很可能出现亏损,而为了保证正的收益,就只有靠增加乘客数量或是减少运行成本的方式来实现了。

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地铁都是依托大城市的人口和高密度来维持运营的,所以并不存在亏本的情况。 北京上海等城市尽管修建了地铁网络,但毕竟人口基数大,客流强度高,也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盈余。 但是对于中小城市来说,修筑地铁系统的经济效益就显得微乎其微甚至是没有的了,修了一条地铁线,结果没人坐,那这条地铁就真的是“公益”了。

事实上,很多非首都功能的城镇,本来就没有发展地铁的必要,反而把大量的资金用来修建地铁,就是浪费了当地的资源。 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城市发展地铁系统,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以及人口的密度,如果是人口低于500万的非首都型大城市,个人建议就不要修筑地铁系统了,因为根本缺乏足够的客流支撑。

温永希温永希优质答主

地铁作为现代化城市中重要且最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特大人口城市中,地铁作为大动脉在人们出行中的分担率往往能达到50%以上。

所以,一些人口规模在三四线左右且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也开始了地铁建设大潮,那么作为这些人口规模没有特别大且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城市来说,建设地铁有没有必要呢?地铁盈利太难了,大多数城市都无法盈利。

地铁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范畴,与轻轨和有轨电车相比,主要运营在地下,同时地铁的运量也远远高于轻轨和有轨电车,但地铁的造价也要比轻轨和有轨电车高的多,一般来说地铁每公里的造价可达7-10亿元,有些隧道和跨江线路段可能还要更高。因此地铁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是一笔极为巨大的开支。

实际上,国内目前仅有北京、深圳和广州三个超级大城市能够盈利,尤其是北京,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的盈利可达30亿元左右,但大多数的地铁都是需要政府财政进行大量补贴的,比如上海地铁就需要每年巨额补贴。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地铁里程的增加,其折旧分摊的数值会有所下降,从而降低了变动成本,另一方面,地铁里程的增加,线路的密度加大,会刺激更多客流的产生,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地产业开发和人流聚集。因此,一个区域内的地铁里程必须达到一定的长度后才会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开始有盈利的可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