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行业如何盈利?
目前公益组织的收入来源渠道是非常单一的,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慈善行业如何盈利,具体可以从下几方面来进行:
1、慈善商店
目前在国外通过低值物品售卖筹集善款的方式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比如:瑞典最大的慈善组织——Save The Children,在瑞典共设有260家慈善商店,每年接受22万捐赠者捐赠的1.1万吨物品,每年有110万人次前来选购;英国乐购超市、美国Wholefood超市在其部分超市内开设店内“慈善商店”。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开始了低值物品售卖的起步和探索。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2012年启动“壹乐园·音乐教室”项目,旨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儿童的艺术素养发展;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2012年启动“99公益日”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创意主题活动,倡导公众关注公益、并邀请用户一同通过行动传递爱心,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全民公益行动日;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等机构也都在尝试开展低值物品售卖筹集善款的尝试。
2、慈善超市
慈善超市属于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是集救助、募捐、销售、慈善理念宣传和志愿者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慈善服务机构,也是慈善机构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的窗口,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营所得一般用于慈善事业和自身发展。通过慈善超市,一方面能充分地整合、利用社会闲置物资和低收入者的劳动,使有需要救助的人得到便利、及时、尊重的救助,另一方面又广泛汇集社会闲散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慈善信托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其中一章专门就“慈善信托”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为促进慈善信托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017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为慈善财产的管理和投资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规范和指导。慈善信托由慈善组织担任受托人,或者慈善组织与信托公司共同担任受托人,慈善组织承担项目管理责任,信托公司承担法定受托人职责。信托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慈善信托中,不直接收取费用,收入来自于慈善信托财产管理、运营和处分过程中发生的收益,收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开源”“节流”慈善财产过程中顺带取得的。
4、商业运营
一些公益创业组织实施既具有社会企业特征又具有非营利组织特征的混合型公益创业,开展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运营,例如北京光爱学校、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北京憨福儿儿童培训中心、长沙妙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