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资产是指什么?
银行的资产是指银行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在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经济资源。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构成银行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银行收益的依据和基础。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解释,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在银行中,资产有其特殊的意义。从资金运动的过程考察,负债是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资产则是过程的中间环节。银行把其所吸收的分散、闲置资金以各种资产的形式集中和运用起来,然后再到期偿还,所以,没有资产的存在,就没有银行本身。从银行经营的角度考察,其资产是收益的源泉。作为金融企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贷等各种业务,通过发放贷款和提供其他各类资产来实现利润。所以,资产水平决定了银行盈利水平的高低。
在商业银行中,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放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拆出资金、贷款、投资等。在中央银行中,资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存款业务、再贴现业务、再贷款业务、在外汇市场购入的外汇资产。
按照不同的标准,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
第一,按有无物质形态划分,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第二,按有无直接收益划分,分为生息资产和非生息资产。
第三,按照流动性划分,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第四,按照风险程度划分,分为风险资产和非风险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