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外汇管制?

廖业广廖业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国的外汇管制是政府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不进行外汇管制,那么资本项目下的跨境资金流动将完全放开;而进行外汇管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管制手段和措施,都是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的。所以从法理上讲,中国政府没有任何义务就实施外汇管制向WTO或其他国际组织做出解释或提供证据。

其次,分析外汇管制的原因也很容易。外汇管制无非就是为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防止热钱泛滥(即外币超额供给),二是抑制短期波动(主要是波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就有必要控制外资的流出和流入,而在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也就是目前情况下),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行外汇管制了。

至于有些网友所呼吁的放松甚至取消外汇管制,显然是不符合客观现实的。目前的现实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顺差巨大,且这个巨大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如果中国政府放任自流,不加任何调控和干预,任由市场自由发挥的话,那结果必然是:第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不断上升,导致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差逐渐缩小直到消失;第二,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放缓乃至下降,因为外贸顺差和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需求总是成正比关系的。

总之,不管人们愿意承认与否,现阶段 中国实际上处于一个“外汇短缺”的状态,所谓的“宽松货币”政策其实只是央行在外汇供求关系上的单方面释放而已,这种通过对外汇市场的间接调控方式(购买外汇作为储备资产)比之美国等直接扩大流动性供给的方式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都要复杂得多,也敏感得多。 所以说,与其呼吁放松或者取消外汇管制,不如希望央行能进一步放开购汇限制,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的购买外汇。

花若矜花若矜优质答主

外汇管制的目的是防止外汇流入减少,外汇流出增加;抑制外汇汇率上涨,在经常项目收支的管理方面,各国的管理措施包括:制定贸易政策,如调整外贸商品结构,进行数量限制,加强进出口管制,规定结算办法等等;制定外汇政策,如规定居民只能使用本币对外支付,非居民持有的本币只能交当地银行兑换外汇,限制某些项目的进口付汇,支付进口货款要经过外汇管理当局批准等。在资本项目的管理方面,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外资政策,对国外投资控制其总额或国别配额,规定投资的部门和地区等;制定外汇政策,如限制外债的总规模,对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的高低和结构作出规定,对内资外债和外资内债加以区别对待等。

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离不开外资的大量流入。因此,通过实施外汇管理,吸引外资的流入,是我国外汇管理的重要内容及目标之一。具体来说,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保证经济和金融安全,推动经济协调发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地利用外资,促进经济繁荣和发展。既要鼓励有效利用外资,又要防止国外资金的冲击和投机;既要推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提高竞争力,又要防范国际游资投机和银行风险;既要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内市场国际化,又要消除外汇风险和保持国家外汇支付能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经济建设短缺的局面,我国一方面实施吸引外资的外汇政策,一方面严格限制资本外流。对外方投资企业和补偿贸易企业的外汇管理,除按国际通用的以收顶还办法进行管理外,对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购买的国产设备的外汇支付和投资利润汇出,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及职工工资支出等予以保障支付。同时,对资本外流实行严格管理,对境内机构的境外投资和境内个人转移财产等均实施严格审核或禁止汇出。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尤其是随着外汇管理体制的逐步改革和外汇管理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继续严格管理资本外流的前提下,开始逐步放松资本流入管理,以有效利用外资和更好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并扩大国内市场。1996年9月,人民银行批准33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外国投资者利润再投资、技术转投资和出口型企业中外员工的工资及年终奖金等三项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这是我国向全面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迈出的重要一步。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而对资本项目的管理,根据资本项目不同的管理级别和不同的项目,基本上采取如下不同的管理办法:第一类为不予批准汇出汇入的项目;第二类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家资本流动政策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核后方可办理支付或者兑换的资本项目;第三类为无需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核即可开立资本项目外汇账户或直接在银行办理支付和兑付的资本项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