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多元化?

曲春玥曲春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共交通”的概念太宽泛了,题主应该是指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或农村客运吧。 先放结论,我认为我国目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公共交通的主要形态是公交和地铁。原因如下:

1.道路资源有限且日趋紧张。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国内很多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人均道路面积仅为10平方米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人均道路面积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要新增73万辆机动车才能保持现有水平不变。在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一线城市,这一数字会更小。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开车会像骑车、步行一样成为“低级”的出行方式。

2.公众的出行偏好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以北京为例,虽然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不断上升,但据调查仍有68%的市民选择私家车作为首选择的出行工具。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线路网密度较低,不能满足所有市民的出行需求。因此可以断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私家车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着。同时,考虑到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由此带来的老年人出行问题,轮椅乘客和携儿童乘客的出行需求也需要公共交通来满足。这就要求公共交通必须提供无障碍的乘车环境。

3.大都市中心区的功能转型需要公共交通先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摊大饼”式扩张已经难以奏效。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将进入精细化发展时代,这意味着今后将更多地通过修建轨道交通等大容量公共交通设施来实现城市的内外联动和中轴线辐射。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外围卫星城的兴建,郊区居民进入中心城区的通勤需求也会由公共交通来承担。

4.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在财政投入上的不足。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力鼓励和支持公共交通发展,但在现实层面受到资金、土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各地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优先保障地铁建设而对公交系统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公交车数量普遍偏少、运营时速低、发车频次不高,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对于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定位还需从财政投入上予以保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