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劳动法》第七章专门规定了“劳动关系中的社会经济责任”,用十个条款对用人单位的义务进行了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也明确规定了“不得设置限制性和排斥性待遇”来规避社会保险等规定的义务; 在制定工资福利时不能以降低劳动者生活质量为代价,例如不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比如不提供安全帽和手套)而使员工遭受的人身伤害赔偿,或者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员工健康受损而必须支付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误工费等费用。 这些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都是企业。
2、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现在是个崇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一个企业如果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顾社会和环境的责任,肯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品牌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承担社会责任能为企业赢得社会效益,增加品牌的价值。
3、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外部的有市场竞争、政策变化、金融风暴等不可控因素;内部的则有创新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管理不到位等可能引发的风险。对于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加以应对。因为社会责任有助于建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减少矛盾冲突,降低企业运营的不确定风险。
企业的社会营销观念强调的是社会整体利益、消费者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
从企业利益及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出发点来看,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在遵守、维护社会基本利益这一起码原则之外,为社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而努力的行动。具体地说,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伦理、企业道德、企业文化三个方面。
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贡献是出于企业决策者的一种企业伦理感情。企业伦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伦理,即指企业在从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换时,在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文化模式方面的自我约束与规范;二是社会伦理,即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时,对社会整体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关注以及作出贡献的程度。如果说,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标志着该企业的生产率的话,那么,一个企业的伦理素质的高低,标志该企业的社会协调能力与发展的持续性。
在企业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企业道德起重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出企业的特有个性。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家具有自己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且不断追求事业成就的实体,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企业自然会使人们对其产生敬佩和爱戴之情。这样,才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树立起广大用户和供应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才能取得社区公众在各方面对企业的友好协作,取得政府在相关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