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靠什么立国?
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17-18世纪欧洲各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些革命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扫清了道路(当然,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也是这个作用)。而同时期的美洲大陆却还保存着浓厚的封建制残余,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上奴隶贸易十分猖獗。
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欧洲移民陆续登陆 North America(北美) 和 South America (南美) 。因为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所以最先到达的新大陆是拉丁语系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巴西,他们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和种植园经济,使当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语言为代表的拉美文化区。 然而,在北美西北角却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中的大多数人是英国的平民后裔,他们在那里重新建立了西方世界“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并在后来形成了美国政府三权分立的体制。
尽管早期殖民地的人们生活非常艰难,但是在他们的土地上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新英格兰联盟。这个联盟实行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物资的生活,引起了周围殖民地的不安,因此它们联合起来消灭了这个“共产主义”的试验田。 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但是与母国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英国想从殖民地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在贸易上控制它们;另一方面,英国王室也意识到殖民地对一个帝国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于是开始加强向这块新兴土地的渗透。
这种不平等关系带来的后果就是1754至1763年的英法印第安人战争。当时法国控制了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延伸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土地,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殖民地。为了争夺北美大陆的控制权,两大帝国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战争的结果是以英国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它成为了北美大陆无可争议的霸主。 然而,这种胜利的果实并没有改变英国与它的殖民地的对立状态。相反,由于战争的消耗和经济的发展,使得殖民地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人们开始反思,作为一个由皇室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究竟有什么权利要求母亲国提供经济优惠或降低关税呢?难道它们作为英帝国土块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当皇室财政的蓄水池吗?
为了削弱这种矛盾,英王乔治三世接受了议会提出的《1773年殖民地条例》,该法案允诺凡是由殖民地选民选出的代表有权在英帝国内的众议院发言,并有权参与税收制度的制定。这条旨在安抚殖民地的温和政策却引起了波士顿民众的愤怒,因为他们认为这项法律授予了众院对殖民地的生杀大权。12月16日晚,一群愤怒的波士顿民众冲进了总督菲茨沃特的府邸,将其住宅洗劫一空之后付之一炬。
这一事件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