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建邮轮母港?
看了好多回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实——大家都在从经济、地理等宏观角度来分析上海建设邮轮母港的优势与必要性,唯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微观因素—— 中国人(特别是沿海一代)对海洋的畏惧和陌生。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心中,大海是什么样的?是冯巩牛群主演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牛群扮演的工人老孟因为儿子失踪而绝望地大喊“大海啊!我求你别再笑了”还是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里面高圆圆饰演的医院护士因为亲人去世而在海里哭泣的时候,认为一切都是海浪的声音“都是假的” 而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个城市,本身是没有海岸线的,这座城市与海洋最接近的地方是在杭州湾的金山嘴,这里也是 上海造船厂 的所在地。
很多人应该都记得2015年6月1日发生在浙江温岭海域的渔船事故,20多艘渔船沉没,167人失联,仅仅3天后,又有一艘渔船在这里沉没,48人失联。
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第一时间派出了我国最大的一艘调查船前往事故现场展开搜救行动。 类似这样的渔船事故还有很多。在人们心中,这片海域可以说是死神居住的地方了。 所以,当中国有了第一个世界级的人工海洋公园——厦门海底世界后,大家都觉得是个奇迹: “在台湾海峡西岸,厦门东南侧海水中,竟会出现一个“无浪区”,水深达到两百米,水温却只有14℃。 在这个“无浪区”底部,是一个长约2.5公里,宽约2公里的浅水区,海水清澈,可以看到头顶上蔚蓝的天空。”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无浪区”里,规划中的上海国际邮轮母港竟然选址在这里建造。 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巧合…… 从前文所述可以看出——尽管上海有着庞大的工业体系,但这座城市的发展根本逻辑并不在工业,而是贸易(特别是外贸),因为贸易可以集聚大量人口,从而产生更多的贸易需求。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厦门海底世界已经开业的情况下,上海建造邮轮母港的目的是什么? 我相信不是度假,因为国内有比厦门更好的选择(如蜈支洲岛);我也不相信会是航运,因为现在的港口都能适应大型船只停靠。唯一的解释就是—— 为了发展旅游而专门兴建一个世界级规模的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