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影响因素?

茅昊茅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但是也不全面

1、地理因素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陆地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这样巨大的陆地和纬度带来的温差,使得我们拥有丰富的农业用地和矿产。同时,也带来了干旱缺水、沙尘暴等问题;

2、人地关系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林地等资源占用量小,可利用的荒地不多。为了发展经济,大量开发土地,引起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另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还会造成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人类活动还会导致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3、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家。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能源问题 当前我国能源问题主要表现在能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以及石油和安全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全力发展经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目前,我们所依赖的煤炭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新能源的开发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要受到资源总量、市场、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影响;

5、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应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发展,努力为后代人留下一片净土。

尚一尚一优质答主

1、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2012年的预计人口为135404万(实际为135404万人),与上一年度的估计数相比,年度新增人口663万人。生育率为1.37,是全球生育率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人口规模仍在持续增加,出生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性别结构持续改善,但是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以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城乡和区域人口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矛盾将日益突出等人口问题依然存在。中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和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持续增加,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压力逐步加大。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连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用工资本上涨,给制造业竞争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形极其复杂,有高山、大川、峡谷。中国的陆地地形可分为平原(12%)、盆地(19%)、高原(26%)、山地(33%)和丘陵(10%),五种类型。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三。加上近海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列第三。23%的陆地是高原、26%的陆地是山地、19%的陆地是盆地、12%的陆地是平原、10%的陆地是丘陵。陆地五大地形类型齐全,高低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世界上多山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向东部海洋逐渐降低,最终沉入海底。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分为三级: 第一级阶梯是由青藏高原构成。 第二级阶梯是由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在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折向东北,东抵大兴安岭为止,西宽东窄,呈一不规则的梯形。 第三级阶梯是第二级阶梯的东边,东临太平洋,西起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伏牛山脉、雪峰山一线,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沿海丘陵和台湾岛、海南岛等地。

3、经济

中国经济规模多年保持全球第一,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同比增长6.7%。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在逐渐下降,但是仍然在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人均GDP在2012年首次超过5000美元,达5391.55美元,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利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14年达到60%,外贸回稳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对外直接投资增幅创2015年来新高,吸收外资继续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经济与全球的联动性明显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科技、教育、文化、体育

中国的科技人才总量和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第一,科技产出数量指标也跃居世界前列,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中国研发经费规模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科技产出能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渐凸显。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从2005年的第21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18位,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接近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4.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3年,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中国在科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文化、体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体育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2016年又以26枚金牌列里约奥运会金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